12月中旬的一个冬夜,上海青浦一个新建体育公园的网球场里,几个孩子正在和教练做着隔网练习。Wilson、耐克、阿迪达斯的品牌logo出现在他们的鞋袜、服装和球拍上,甚至是场外家长用来装厚外套的环保袋上都印有品牌标志,专业度拉满。
课间时,铁丝网之外的家长们有的涌进场内,时不时和体育培训负责人交流着最近一段时间的训练成果。有的则拿着手机里的视频和刚坐下准备喝水的孩子们复盘分析。
几十米外,是这个体育公园的攀岩场地。身材、年龄不一的男孩女孩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吊着安全绳朝着最高点攀登。不知道是否是巧合,这一块新场地选中了今年巴黎奥运会后在少儿体育教育中走红的两个项目修建场地。攀岩是刚刚进入奥运会的“新宠”,网球则是因为郑钦文的奥运金牌收获超高关注。
当被问到自己的网球偶像是谁时,结束网球课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像报菜名一样报出一长串名字。费德勒、德约科维奇、辛纳、阿尔卡拉斯等名字在孩子们口中轮流出现。并不令人意外的,所有人提到的名字里,都有郑钦文。
巴黎奥运会女单金牌、澳网女单亚军、年终总决赛亚军......2024对于郑钦文来说无疑是收获满满的一个赛季。上海青浦的这座体育公园不是个例。在小郑进入冬训、备战澳网时,全国各地的网球学校里挤满了渴望成为郑钦文2.0的孩子。
据湖北日报,郑钦文巴黎夺冠后,武汉塔子湖体育中心网球场的14片网球场地供不应求;武汉光谷网球中心傲云体育的网球体验课连续几天被约满,前往网球场咨询和学习的市民数量显著增加。同样的场景在13年前也曾上演。2011年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后,各地网球学校咨询量暴涨。央视网彼时报道,广州的一位网球私教表示,平时学校用不完的招生名额早早就报满了,尽管如此,每天还有十几位家长向他电话咨询报名事宜。
郑钦文的父母在网球培训这片沃土上亦有布局。其父郑建坪已经对外宣布将开展网球培训,为家庭条件不足的网球苗子提供助力。天眼查App显示,郑建坪名下关联多家公司和个体工商户,包括武汉市青山区旗胜体育经纪中心(个体工商户)、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网共创文化传媒工作室(个体工商户)等,投资版图涉及体育经纪、文化传媒、工贸等领域。
青少年的高度参与还不足以说明这波热度之大。如果说网球学校的激增大多还是面对未成年日益增长的学球需求,那么网球自助学练馆的密集出现则代表了全年龄段消费者对于网球运动的参与。
在自助学练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自由选择场地和打球时间,无需依赖教练或寻找球友,一人就能上场。这对于喜欢独处又追求自由练习时间的人来说,无疑是理想之选。
上海黄浦一家网球自助学练馆的管理人员告诉界面新闻:“来我们这里练习网球的大多是成年人。这个阶段比较尴尬,没法像小孩那样花一大段时间去找教练磨基本功,水平有限很难找到搭子练球,所以就来自助厅这样的i人圣地。”
这不免让人想到今年上半年大火的自助台球厅,后者拥有类似的24小时自助招牌。共研产业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桌球用户超过2500万人,消费人次超过8亿。2016年-2022年期间,上述两项数据总体呈增长趋势。另据《2022桌球消费报告》,台球杆等台球装备于2021年进口数量超2000万吨,同比增长超50%。
这样的消费规模,如今中国网球市场也有了。
和十年前李娜带给中国网球市场的热度相比,“郑钦文效应”多个了关键词,那就是奥运。大满贯赛事固然是商业化程度极高的网球运动中最顶级的赛事,然而在中国市场,还是会被没有积分、没有奖金的奥运会压一头,这都是因为后者“为国征战”的特殊属性。
站在中国消费者的角度,奥运会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甚至要高于职业球员们最重视的四大满贯赛事。与职业网球赛事相比,奥运会聚集多样的赛事种类,受众范围更广,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群。电视、网络以及社交媒体上的高曝光形成了全民追奥运的热烈氛围。
郑钦文带来的这一波热度几乎覆盖了网球市场的方方面面。从最直接的网球产品网球拍、网球裙到网球培训、网球赛事,每一项的销售数据都有了质的飞跃。美团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网球”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六成,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的消费者搜索网球热度最高,25岁到35岁之间的消费者占比超五成。
在感慨郑钦文流量之强大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一个前提:和十几年前的“李娜热”相比,郑钦文带来“泼天的富贵”时,中国网球市场已成熟了许多。广州市民老李2007年开始学网球,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女儿2022年也开始学习网球。在老李看来,他的女儿在这个年代学球,“不要太幸福”。
根据老李和教练Rafa定下的计划,大部分时间女儿小李在室内硬地场训练,把基本功练好。夏天则是红土和室外场地交换着来。如果女儿在外地比赛且是北京、上海,老李还会关注当地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开设的短期训练营,让小李多接触不同的场地和水平更高的球友、教练。
老李介绍,不同场地特点不同,可以帮助提升球员不同维度的能力。以红土场地为例,红土场地球速较慢,对球员力量控制有着更高要求。他希望女儿能够通过在不同场地练习成为更全面的网球手。
这样优渥的条件是老李十几年前没有的。“我最早还打了两年水泥场地。那时候不是钱不钱、贵不贵的问题,就是没有。广州是省会还好点,我回潮汕底下县城老家的时候,只能借羽毛球场地比划比划。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老李笑谈。
和场地一起升级的还有网球装备。同上海青浦的学生家长一样,老李也紧着最好的品牌给孩子买。“给她买新球拍,都是挑Wilson、百保力、HEAD。没有货的就麻烦国外做生意的朋友带一把。我那个年代哪有啊,直接到体育批发超市挑了把杂牌两三百的就上了。”
正如老李所言,二十年过去,更多网球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今天的中国网球消费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除了长期关注网球的Yonex、Wilson、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New Balance、Lacoste等品牌也都加入进来,就连优衣库这样的快时尚品牌都在增加自己的“网球基因”,试图分走一块蛋糕。
2018年夏天,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以十年3亿美元的天价签约费德勒。此前一年,该品牌刚刚结束和德约科维奇长达五年的合作。随后,德约科维奇加入了Lacoste阵营。德约科维奇在巴黎第五次参加奥运会,终于夺得男单冠军加冕网坛“金满贯”。Lacoste很快在今年9月将他请到了长城为品牌站台以吸引中国消费者。
不过,当人们站在2024这个奥运年即将过去的时间节点时,也会想问:这波热度还会持续吗?
不少体育人给出的答案是肯定,其中包括瑞士天王费德勒。今年10月瑞士人来到上海时在一次活动上表示:“我能够感受到中国网球的发展正在加速,尤其是男子网球。越来越多的年轻球员正在涌现,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选手进入世界顶尖行列。”
费德勒的回答是站在职业球员发展的角度。郑钦文是国内这一波网球热的最大功臣毋庸置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费德勒的采访中,他不仅提到了郑钦文,还提到了其他中国球员,提到了中国网球的“集体力量”。
今年巴黎奥运会,在女单1/8决赛和纳瓦罗苦战三个多小时后,郑钦文已经没有体力再继续接下来的混双比赛。本来准备退赛的张之臻灵光一闪,联系到了还在巴黎的另一位球员王欣瑜。被临时“摇”来的王欣瑜就这么带着刚好在身边的拍子和凑合用的硬地网球鞋代表中国队站上了赛场。神奇的是,这对临时混双搭档居然就一路过关斩将,和郑钦文在同一日杀进了各自单项的决赛。中国网球双喜临门。
这绝不是用运气和巧合就能解释的。在郑钦文这颗“天降紫微星”身后,还有王欣瑜、朱琳等一大批优秀中国球员。男网方面,中国男网现在已经拥有了四位进入过ATP排名TOP100的球员。这是几年前根本不敢想象的“硕果累累”。中国网球在国际赛场,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费德勒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很能说明问题。再往前追溯不难发现,持续的明星球员涌现是中国网球市场20年里发展不断保持上行的重要原因。
20年前,目标闯过第一轮的李婷/孙甜甜组合拿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网球女双金牌。这是网球在中国的第一次破圈。随后是郑洁、晏紫在大满贯双打比赛中取得突破。进入2010年代,李娜在法网、澳网两届的夺冠将中国网球市场热度推向高潮。李娜退役十年后,她的湖北后辈郑钦文接过接力棒,用亚洲人首枚网球奥运单打金牌让市场的火烧到最旺。
毫不意外的,中国球迷在今年迎来了近十年来最热闹的一个中国赛季。在郑钦文巨大的影响力下,湖北姑娘奥运夺冠后的首个本土赛事中网“一票难求”:10月1日国庆节当日,莲花球场和钻石球场的日夜场门票在上午11时全部售罄,门票收入达近7000万元人民币,再创中网门票销售历史新高。当日有超过4万名观众到场观赛,同样创下中网单日入场人数历史纪录。
哪怕是定位男子赛事的ATP上海大师赛也创造了多项历史新纪录:本届赛事为期两周,第一次完整覆盖了国庆黄金周,全程超22万人次观众至现场观赛,其中近七成观众来自上海以外地区,票房收入创下新纪录。
一批又一批的本土明星球员涌现,持续的明星力带来国人对网球赛事的高关注度,网球相关产业紧接着受惠于此。中国网球市场,已经进入生机勃勃的正向循环。
当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希望对“郑钦文效应”保持冷静。一位跟踪网球项目十几年的体育媒体人和界面新闻谈到:“中国网球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上升途径单一。青少年球员在国内比赛机会时变多了,然而国内的积分体系还没有和国际接轨。如果想升入成年组做职业球员、组建自己的团队,基本上还是只有往外走(外训)这一条路子。你在青少年积分赛里做得出色进省队不是难事,但是再往后怎么走就是难题了。”
且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网球的场地供给、教师培训力量一定程度上仍然不够充足。根据国际网球联合会ITF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中国网球人口已达1992万人,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我国网球场数量为49767片,平均约400个网球人口使用一个网球场。其他欧美网球强国同类数据大多在100人/球场左右。师资方面,我国仅有不到两万名网球教练,占全球的7.6%,数量也相对较低。
机遇与问题并存,是中国网球市场的现状。球员、赛事的高关注度是市场的天然流量,如何让师资、培训、基建配套跟上热度是所有网球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毕竟“郑钦文效应”来之不易,所有人都希望它能尽可能地持续。
评论列表